DAIKIN Life & Air No.56

No. 56 2023 清 新 氣 爽 ‧ 快 樂 生 活 No.56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山林系療癒生活 The Healing Power of Forest 手工造紙師─張秀雲 永續、傳承,生生不息的造紙文化 連結人與土地 盛情端呈「不時不食」的農村蔬果料理 2023年7大旅遊趨勢─復古風潮再現、離群式度假興起

炎夏酷暑來臨,居家商辦愈發依賴空調設備,來營造出舒適宜人的生活空間。然而,除了精益求 精開發更出色的系列產品之外,由內而外地具體實踐ESG,始終是大金努力不懈的企業目標。 四月中旬,在高雄萬豪酒店舉辦「企業實踐ESG 和泰大金因應方案研討會」,提出大金如何應 用高效節能的冰水主機、健康防疫抗菌的空氣側產品及配合智慧型AI 中央監控系統,來協助各 產業輕鬆實踐ESG。 研討會透過介紹新世代冷媒應用於最新研發的高效能冰水主機、AI 智能化監控系統,提供一套 符合企業永續發展目標的解決方案,讓企業節能、減碳又省錢,並掌握未來淨零商機。 近年,大金在澳洲收購了當地最大的智能控制公司,去年推出iPM(i-Plant Manager)冰機房 智慧管理系統,不但可與各廠牌冰水主機設備相容,且為業界唯一具有AI 機器學習技術的智慧 管理系統,透過計算即時數據,持續調整冰水機組的運轉參數,以進行整體控制與優化,未來亦 可提供預知保養功能,在最適當的時機安排維護保養。 此外,相較於傳統冰水機,建議搭配運轉效率更高40%、保養 費用更低廉的磁浮式冰機。由於大金磁浮式冰機是在2003年 全球首推,技術已相當成熟,安裝簡單、穩定度高、噪音低, 加上iPM的監控,更能加速達到ESG的淨零目標,讓企業獲得 顧客與消費者的長期信賴。 ESG代表的是環境、社會與治理。與和泰興業代理大金以來的 企業願景—「投入冷凍空調、產業發展,提升生活品質、環境 永續,創造美好人生、祥和社會」不謀而合。今年是和泰興業 創業60周年,也是代理大金空調滿30年,和泰興業將透過不 斷的轉型與變革,成為各產業ESG的好夥伴,共同驅動更美好 的未來。 Talk 董 事 長 的 話 落實綠色永續 具體實踐ESG 董事長 1

2 08 大金實績 Case 南門市場改裝大變身! 敞亮採買新空間 預定9月正式開幕 董事長的話 Talk 落實綠色永續 具體實踐ESG 01 和泰動態 News 立足台灣30周年 作為全方位空氣服務專家 奮力挑戰1025目標 攜手台積電、草屯商工 推動空調技能專班 培育專業人才 04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美學篇 ─ 紙物 設計篇 ─deLightful time 氣息篇 ─hoi !好好生活 味覺篇 ─ 山木島 12 山林系療癒生活 The Healing Power of Forest NO.56 2023 Summer

3 職人故事 Craftsman 手工造紙師─張秀雲 永續、傳承,生生不息的造紙文化 22 健康饗食 Dining 連結人與土地 盛情端呈「不時不食」的農村蔬食料理 30 建築魅力 Architecture ADA新銳建築獎 反映後疫情建築生態翻轉樣貌 提升區域觀光與食農教育的新起點─新化果菜市場 26 質感暢遊 Travel 2023年7大旅遊趨勢─ 復古風潮再現、「離群」式度假興起、善用各種省錢優惠 34 41 瑜珈時間Yoga 局部修飾,還我大腿縫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未經本公司書面同意或授權使用於公開場合,本公司保有法定之權利。 發行人:蘇一仲 總編輯:林鴻志 編輯主任:李承芸 發 行 所:和泰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1149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36巷18號 電 話:(02)2514-8887 傳 真:(02)2514-8960 官 網:www.hotaidev.com.tw 企劃製作: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 話:(02)8793-9458 總 監:洪麗明 編輯團隊:何儀琳、薛琳云 特約記者: 戴卓玫、蔡曉芸、王勁文、蕭惠雲、林民宜、戚文芬、 吳金石、蘇琨峰、趙意雯 美術設計:魏子琪 插 畫:陳曉芳 封面圖片:shutterstock 製版印刷:沈氏藝術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4 和泰興業董事長蘇一仲回顧,大 金空調率先導入分離式空調、 定頻進化到變頻技術,用世界尖端的 專業與科技,引領台灣空調產業一路 前行。1992 年到 2022 年,大金空調 從No One變成No.1,2023年則持 續擴大商用機市場,更定下了2025 年1000億日幣的營運目標,放眼世 界Only One。 不只是空調專家 更是空氣專家 2023年3月15日,追蹤氣候數 據的公司IQ Air 調查指出,全球逾九 成地區的空汙狀況超過世界衛生組織 的標準,每年有數百萬人因為空氣汙 染,造成疾病甚至失去生命。有鑑於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大金空調更加關 注暖化議題,以及重視建築物與自然、 空氣跟人的和諧關係。 2012年大金全球首發R32空調 主機,2015年免費開放獨家開發的 News 和 泰 動 態 立足台灣30周年 作為全方位空氣服務專家 奮力挑戰1025目標 撰文/蕭惠雲 攝影/吳金石 1 2019年底,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許多產業大受影響,中國受清零與房市疲弱等衝擊、歐洲能 源危機與俄烏戰爭未歇、美國升息亦衝擊全球經濟,在如此情況下,唯獨和泰興業代理的大金空調,從1992 年起始的2億元營業額,至2022年於全球創下200億元的業績,三十年間營業額成長了100倍,全球市占 率更達到12.3%,在百業蕭條的大環境中,可說是「疫」軍突起。

5 R32新世代環保冷媒機種專利技術, 其特性為不會破壞臭氧層、溫室效應 暖化係數可減低75%,並能提升10% 能效,截至2021 年,R32 專利技術 無償提供擴大至300 項,全球銷售 R32空調已累積超過1.6億台,為全 球二氧化碳減排約2.6億噸,大金空 調致力落實綠色永續,替環保做出了 巨大的貢獻。 繼往開來 多元化經營 除了深化既有市場,同時也逐步 加入新的事業開發,近期斥資30億 元,於桃園沙崙投資興建物流總倉及 服務中心,整合營業據點及維修,以 先進的自動化倉儲設備,強化整體戰 略版圖並提升顧客滿意度,透過直膨 空調系統、冰水系統、冷凍冷藏設備、 IAQ室內空氣品質四大領域,擴大延 伸至服務業、智控管理等多元面向產 業,以健康呼吸、品味生活、經濟推 手、能源管理四大解決方案,提供家 用空調、店鋪用空調、區控型中央空 調、冰水機、空氣側產品、GHP瓦斯 空調、智能監控、IAQ商品、特殊防 疫商辦建築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務。 一對一家用空調新機種- 大關X系列 2023 年大金空調推出一系列新 產品,2.2kW-9.0kW全系列機型超 越一級能效,省電再進化,機體防腐 蝕,室外機並採防蝕藍波處理,防霉 運轉的部分,在關機後自動送風吹乾 熱交換器,可讓室內機內部自動乾燥 以抑制發霉、降低室內機異味發生, 搭載日本最先進閃流放電技術,可與 冷氣、暖氣或送風、除濕模式同時運 行,有效分解空氣中有害物質、去除 濾網上細菌,清淨空氣,可謂防疫最 佳機種。 另外,全新上市的R32 商用 TOP AIR 店鋪用單冷大壁掛系列 (FAA71X、FAA100X),則適用於 小型商用空間或較大坪數的家用空 間,如:民宿、大客廳、樓中樓、透 天厝等,能效一級省電,長時間開啟 更省成本。新VRV S 高效率系列,則 採用「VRT Smart」控制,針對室內 機與室外機之間的協調溝通,「要多 少、給多少」精準控制電力消耗,追 求極致節能。伶俐的Reiri 智能空調解 決方案,適用於住家、商辦、飯店等 各式空間,亦可運用於健康防疫宅, 最多可連結320台室外機、2,048台 室內機,搭配行動App,隨時隨地都 能藉由平板電腦或手機智慧控制,一 指搞定。 AP&RP 省能省力又省錢 廠辦冷鏈全包辦 大金空調大型冰水應用系統以 節能為優勢,產品陣容齊全,包括氣 冷式冰機、水冷式冰機、空氣調節箱 AHU、小型送風機 FCU⋯⋯等,受到 各科技大廠及指標商辦大樓採用,如: 台灣人壽南港C3開發案、南港世界 明珠、台中勤美洲際酒店⋯⋯等廣獲 得客戶高度肯定,努力成為AP(大 型冰水應用系統)的No.1。 冷凍冷藏方面,包括DAIKIN冰 鋒冷凍冷藏變頻機組、AHT 冷凍冷 藏展示櫃、J&E Hall 大型冷凍冷藏機 組、Zanotti 冷凍冷藏設備。適用於 冷凍冷藏庫、肉品蔬果加工區、開放 櫃、紅酒窖等,持續獲得連鎖便利商 店及各大賣場採用,低噪音且節能穩 定,冷鏈溫控實力獲得信賴。 1.2023和泰興業代理大金空調30週年暨新品發 表會儀式(左二起)DIT 取締役社長 大森淳一、 大金工業全球戰略本部 本部長 上原章司、和泰 興業董事長 蘇一仲、和泰興業總經理 林鴻志及 全球大金集團貴賓。2.2023年大金空調推出低 溫冷鏈系列產品。 2

6 培訓課程涵蓋了空調知識與原 理、安裝教學課程、拆解保養 教學,以及安裝與拆卸保養的實作練 習,由大金空調教育訓練講師為學生 們提供全方位的培訓。透過系統化的 學習,讓學生能夠掌握專業技能,並 瞭解相關的工作流程,增加在未來就 業市場中的競爭力。 專班能成功舉辦,得益於各方的 積極參與和支持,特別感謝國教署長 官、南投縣教育處副處長、和泰大金 空調營運長、大金經銷事業群、教育 訓練部、台中市成功國中、爽文國中、 南投縣旭光高中、草屯國中、日新國 中校長及草商師長等40位貴賓親臨 現場參與。 各方的支持和鼓勵對於學生們的 努力和訓練成果發揮重要的推動力。 參與受訓學生們表示,他們在專班中 學到了許多實用的技能和知識,且獲 得結業證明的肯定及就業機會,未來 將努力應用所學技能,為自己和社會 做出更大的貢獻。 向下紮根基礎技能 力推未來就業發展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彭冠宇執行長 News 和 泰 動 態 攜手台積電、草屯商工 推動空調技能專班 培育專業人才 資料來源/DAIKIN 1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大金空調與草屯商工攜手合作,於112年5月17日∼5月19日成功推動「大金&台 積電技職培力計畫之家用空調保養維護技能專班」。專班為期3天計20小時,共有30名高三學生積極參與, 目的在培育學生在家用空調保養維護領域的專業技能。結業後,學生們將獲得結業資格證明並取得就業機會, 這將有助於學生畢業後順利銜接職場,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目標。

7 表示,他們一向支持教育和培訓領域 的發展,並重視技職教育。這次大金 空調和草屯商工的合作,提供學生一 個寶貴的學習機會,讓他們能夠習得 實用的技能,讓學生於高職畢業後即 能獲得就業機會,並期待未來能有更 多的合作機會,共同推動教育和就業 的發展。 大金空調黃海清營運長對於能參 與這次計畫感到非常榮幸。他提到, 大金空調一直致力於為學生們提供專 業的培訓和就業機會,並相信這樣的 計畫能夠為學生們打下堅實的技能基 礎,讓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加 出色。教育部國教署組長黃瀞儀也對 此計畫表示肯定。希望透過這樣的活 動,擴展學生職涯發展,提升學生的 專業能力,促進教育與產業的互動, 並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術人才。 草屯商工張正彥校長表示,學校 一直致力於培養學生們的實用技能, 並幫助他們順利就業。這次的合作計 畫學生們提供一個學習平台,讓他們 能夠學習與現實實際工作相關的技 能,為未來職業生涯奠定基礎。十分 感謝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和大金空調的 支持與合作,並期待這樣的合作能夠 持續下去,為更多學生提供更多的發 展機會。 這次「大金&台積電技職培力計 畫之家用空調保養維護技能專班」為 學生們提供了實踐技能、增加就業競 爭力的寶貴機會。這樣的合作模式不 僅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成長,也為未來 的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通 過這樣的合作,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 專業技術人才,同時推動教育面和就 業市場的發展。 1.(前排左二起)和泰大金空調中區營運長蘇新 智、和泰環境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黃海清、教育部 國教署組長黃瀞儀、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 冠宇、草屯商工校長張正彥與培力計畫學員、講 師於結業式合影。2.(由左至右)台積電慈善基 金會執行長彭冠宇、和泰環境永續基金會執行長 黃海清、教育部國教署組長黃瀞儀、草屯商工校 長張正彥,攜手進行技職培育合作。 2

8 1 資料來源/根基營造、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提供/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Shutterstock 日據時代,南門市場為南門城外千歲町的露天市場,歷經數次改建,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販 售貨品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生鮮以及特色熟食聞名,裝載著許多台北人心中最溫暖的記憶;如今這座具 有百年歷史、遠近馳名的市場改建即將完工,將於8/10試營運、9/23正式開幕,亦讓民眾萬分期待! 南門市場改裝大變身! 敞亮採買新空間 預定9月正式開幕 Case 大 金 實 績

9 2 3 考量到南門市場原址大樓不符合 現行的耐震設計規定,且混凝 土氯離子含量偏高,加上因應捷運萬 大線施工,故進行了拆除並順勢全面 翻新。內部現有的257間攤販暫時遷 至中繼市場,改建工程則由曾設計「北 投圖書館」的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操刀規劃,未來將跳脫舊有傳統市場 的老舊昏暗,改用大片落地窗引入敞 亮自然光,以嶄新面貌迎接市場人潮。 1. 南門市場新大樓規劃為黃金級綠建築,捷運三 線共構,將於9月下旬開幕。2. 跳脫民眾對於傳 統市場空間昏暗的既定印象,建築師運用大片落 地窗引入明亮採光,營造出通透、寬敞、宜人的 購物空間。3. 南門市場新大樓位於台北捷運萬大 線、新店線相接的中正紀念堂站。在交通便利的 基礎上,相信將帶來一波購物人潮。 2022年6月~2023年6月 新南門市場(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8號) HRV(VAM2000HVLT) 啟用超過35年的南門市場,因被鑑定為海砂屋,加上配合捷運萬大線興建,北市府決定拆除重建。南門市場攤位多達 260攤,其中不乏知名老字號美食,營業狀況健全,然而在人潮擁擠環境中,因換氣需求又不能消耗太多空調冷度之情 況下,大金空調HRV全熱交換器得以滿足台北市政府的疑慮,將須排出二氧化碳又帶有空調的空氣,先做冷度回收, 再預冷戶外高熱空氣後進入市場內,大大地降低空調耗能,並讓市場充滿新鮮空氣,營造出高水準的購物環境。 安裝時間 安裝地點 機型使用 機型特色 實 績 介 紹

10 Case 大 金 實 績 以「台北的心跳」為概念 串聯都會與市場緊密關係 新南門市場各樓層間與城市間的 視線相連繫,將充足的北向自然光引 入室內,創造明亮穿透的市場空間; 除了提供年長購物者舒適的休息、社 交空間外,更能吸引年輕族群成為新 南門市場的新客群。建築內部裝修部 分,建築師將操刀攤位與招牌設計, 使市場設計具有整體感,又不失市場 豐盛、熱鬧的視覺印象。 與萬大線、新店線雙捷運交匯出 入口共構的新南門市場,以「台北的 心跳」作為論述,強調市場商業活動 的動線,以及與城市之間緊密連結, 城市的脈動牽引著市場的脈動,進而 帶動市場的活化與生機。 建築師延續了與城市緊密連結的 設計概念,美食街區以一般少見的大 面落地窗,期望窗外行人的目光能夠 駐留,看見二樓餐廳飲食區內多元的 南門特色美食與舒適的用餐氛圍。另 一側則設有百貨零售區,長廊落地窗 旁特別設有輕食咖啡休憩區,讓逛街 購物之餘,能有一處可稍坐片刻、欣 賞城市景致的悠閒空間。 基地環境規劃 三大特色帶來蓬勃生機 新南門市場的基地環境規劃有三 項特色: 首先,新南門市場的地下一樓、 地下二樓與中正紀念堂站、古亭站、 東門站捷運緊密連結,能夠引入人潮、 串聯至市場內部,創造出雙生互利的 共生模式。 其次,建築師以「跳層陽台營造 共餐陽台」,以飲食連結食物、市場 與人的活動意象,立面處理上用陽台 打開街角,讓市場活動意象能蔓延至 大樓上,提供一個對外開放的活動共 餐平台以回應市場的氣氛。 最後,則是「打開立面,看見市 場」,新南門市場透過建築設計打開 1F、2F 的市場立面,都市街道人群得 以看見市場內部活動,藉此吸引外部 顧客光臨。 1

11 2 建築美學創意設計 跳脫舊有市場印象 新南門市場面向羅斯福路及南 海路口的造型,就像似一個十二層樓 高的敞開大門,一方面象徵建築物以 歡迎的姿態面對城市及人群,另一方 面則象徵市府對中正區未來發展的期 許,在完工後不僅能以嶄新的樣貌接 待熟悉的老朋友,也吸引新的顧客加 入新南門市場。 此外,新市場立面採用低色散、 低反射率的玻璃帷幕系統,除了乾式 施工可有效降低工期,部分牆面以舊 南門市場鋁門窗樘料回收後再循環利 用,作為表達邁入循環永續的時代所 象徵的意義。 緊扣環保理念 採智慧建築與綠建築設計 新南門市場較高樓層之辦公空 間,以外凸格狀分割型式遮陽配置於 西南及東北側,並搭配外牆的垂直格 柵遮陽板分布在立面上,減少表面所 受的熱輻射。建築西立面則做陽台並 內退使其減緩西曬情形,以降低內部 空調耗能;屋頂面能接受到充足的太 陽日射,將其規劃部分區域作為太陽 能發電設備。其出色的設計與規劃, 亦讓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工程榮獲 「2021年度國家卓越建築獎─最佳規 劃設計類」的肯定與殊榮。 1. 新南門市場預計將有257攤進駐,會透過抽 籤決定攤位,因為與捷運共構後導致市場使用場 地變少,減少的3、4攤會以併攤處理。2. 南門 市場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販售貨 品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生鮮以及特色熟食聞 名。3. 因舊南門大樓被判定為「海砂屋」,以及 台北捷運「萬大線」連通工程,面臨拆除改建的 命運,原本內部的攤販們,即搬遷至台北市杭州 南路與愛國東路口設立的臨時中繼市場。4. 南 門市場最早為西元1906年,城外獵戶、農戶將 所獲及收成之商品到南門城門外販售,城內人出 城購買生活所需,形成南門城外市集,當時名為 「千歲市場」。5. 南門市場新大樓空間規劃2樓 至地下2樓為市場,3樓以上為北市府辦公空間。 市場處規劃B2為販賣準備區、B1為生鮮區、1 樓零售區、2樓為飲食百貨區,總面積為7,452 平方公尺。 3 4 5

山林系療癒生活 The Healing Power of Forest 台灣,為世界山脈密度最高的島嶼之 一,海拔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 多達268座,可謂名符其實的「高山 島國」。如今疫情解封,許多人偏好 親近山林,置身其中,感受芬多精所 給予的療癒能量;而有一些人,選擇 將山林的記憶,轉化為美學、設計、 氣息、味覺,引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時刻感受「活在當下」的美好愉悅。 12 封 面 故 事

美學篇 紙物 設計篇 deLightful time 氣息篇 hoi !好好生活 味覺篇 山木島 13

台灣可稱為「蕨類王國」,全世界的蕨類共有39科,台灣就包含35科。然而 蕨類適合生長在潮濕山林環境中,與都市人家裡開除濕機的習慣相牴觸。透過 細緻紙蕨結合鐵絲支架後,看起來像是一株株真實的綠植,在花瓶裡彎彎繞繞 的風景,為日常空間裡注入滿滿的生活感與蓬勃朝氣。藝術家Wuba Yang沉 浸剪紙藝術10年,擅長以台灣蕨類植物作為創作題材,讓不易照顧的蕨類植 物以紙質的方式重現在生活中,也讓民眾得以藉由細緻的紙藝輕鬆妝點日常。 撰文、攝影/蕭惠雲 圖片提供/紙物 以島嶼特有植蕨妝點生活 美 學 篇 14 封 面 故 事

佔地面積僅36,000平方公里的台灣,卻擁有高達約 700多種蕨類,其中更有60多種的台灣原生種, 寶島可謂處處是「蕨」世珍寶,而姬蕨、腎蕨、崖薑蕨, 還有瀕臨絕種的梅山口鐵線蕨,不論是哪種蕨類,首要 條件便是濕度極高的生長環境,但現代都市人家中都會 有除濕機,種植蕨類植物不是那麼容易存活;剪紙藝術 家Wuba Yang於是思考著,該如何讓更多人不必入山 林,就能擁有並且認識這些美麗的蕨類植物?她靈機一 動,便以蕨類作為剪紙的創作題材。 為了接近真實,考究的Wuba Yang特地前往圖書 館、植物標本館看相關書籍汲取知識,還特地前往聆聽了 「台灣蕨類教父」郭城孟老師的講座,加上自己就住在外 雙溪的山上,一踏出家門就能觀察蕨類生態,做足了功 課,再加上自幼從未間斷過、早已內化的深厚剪紙功夫, 促使Wuba Yang剪起紙蕨唯妙唯肖、栩栩如生,若不說 是剪紙,你會以為是採活體蕨類製作的標本。 「紙張源自於植物和樹木,以蕨類植物作為剪紙主 題,也算是還原了紙原本的樣貌,延續了紙的生命。」這 是Wuba Yang對紙、對大自然的敬重。剪刀到了她手上 就好似變成仙女教母的魔法棒,輕點紙張,各品種的蕨類 便躍然紙上,用雕刻刀刻出的葉脈、用軟鐵絲撐起的枝幹 葉軸,則增加了紙的可塑性,捏折塑形後,紙蕨就有了隨 性延展的自然姿態和生命力。 近日,Wuba Yang與來自日本的品牌「能作」合 作,將紙蕨與能作的錫製花器相結合,如此一來就成了幾 可亂真的「紙蕨盆栽」,讓生活在都市的人就算不是綠手 指,也能藉由剪刀和紙張「種出」永生的綠意,讓不枯萎 的植蕨融入家宅,為日常注入永垂不朽的生氣盎然。 從事創作之餘,Wuba Yang亦樂於傳授分享,身為 講師的她希望藉由剪紙的推廣,進而吸引更多人喜歡這門 亙古的老祖宗技藝,甚至因為認 識了Wuba的紙蕨作品,而想 進一步了解蕨類、走進大自 然,讓更多台灣人知道自 己原來身處如此珍貴的寶 島,一起發現美麗的「蕨色 台灣」。 1. 藝術家Wuba運用剪刀及紙張剪出台灣特有種、瀕 臨絕種或常見的蕨類植物,讓更多人認識台灣蕨類。 2. 將紙蕨與日本品牌「能作」的錫製花器相結合,相 輔相成之下就成了幾可亂真的「紙蕨盆栽」。3.Wuba 帶領學員認識剪紙基礎技法,讓親子共同體會剪紙蕨的 樂趣。4. 大型裝置藝術「蕨色台灣Taiwan,Coloured by Fern」,象徵台灣如同一艘乘載萬種蕨類的方舟。 5. 運用軟鐵絲增加葉軸的可塑性,呈現出紙蕨栩栩如 生的立體姿態。6. 剪紙藝術家Wuba Yang。 1 4 5 2 3 6 15

既然我們無暇走出都市叢林,那就將森林請入家中吧!「deLightful time美 好‧時光」以台灣特有種原生花鳥、走獸與其棲地特色衍生靈感,在平凡生活 中,妝點來自山林間生態意象的生活美學,讓人感受愉悅的氣息,並找回屬於 這個美麗島嶼的故事。 撰文/趙意雯 圖片提供/deLightful time美好.時光 以山林生態美學圍繞生活 設 計 篇 16 封 面 故 事

deLightful time美好 ‧ 時光」品牌主理人陳德禧以 台灣特有種動、植物、生活印象為靈感,將台灣森 林間的意象透過產品、平面、印花設計融入居家日常生 活之中。「最初的契機,是源於2010年獲取教育部海外 菁英公費留學計畫、前往美國紐約的設計學校PARSONS the New School 求學時,我開始思索自己的根,想著 如何將美好的台灣意象與更多人分享。」這是當年他內 心深處埋下的種子。 回國之後,在撰寫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藝術指導組 的碩士論文研究時,希望能藉著設計創作,傳遞對台灣這 片美麗島嶼的熱情及文化的熱愛。陳德禧發展出以台灣特 有種的國鳥系列與傳統漢字結構結合的「飛繁」花鳥字創 作,融合文字、繪畫於一體。畢業後他設立了「Essence Idea Studio藝森創意設計工作室」,曾在創作陷入低谷 時上山散心,看到台灣藍鵲掠過眼前,熟悉的嘎嘎鳥鳴聲 喚醒了記憶,重獲繼續前行的力量,於是,「一座生活中 的美麗台灣森林」的概念也日漸成型。 陳德禧指出,核心價值是希望透過設計創作,修復 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文化的連結關係,因此聚焦於 居家生活品項。從台灣梅花鹿、台灣藍鵲、台灣黑熊與 櫻花鉤吻鮭的「台灣山中精靈」造型筷架與餐具組,搭配 延伸出餐桌可及的餐盤、小 碟、餐巾、燈具、抱枕等 系列用品,再到紙膠帶、 禮卡、特有種動物立體木作 拼圖筆架⋯⋯等書桌上的文 具,然後將創作品項結合台灣原 住民神話與在地特有動植物意象,發展為飾品、絲巾、袋 包類的「逐夢‧築夢」系列。從最初的原型塑形、紋飾繪 製皆不假手他人,由他一筆一畫專注創作而成。 「deLightful time美好‧時光」陳德禧長期以來關 注台灣山林保護的議題,盼望透過生活化、日常化的作 品,讓人了解島嶼上許多綻放光芒的生命樣態;未來期待 透過更多不同的跨界合作與圖像印花授權,激盪出創意新 火花! 「 1. 將台灣特有種動物的毛色、紋理放大成獨立印花, 與印花織品跨界創作絲巾、袋包等品項。2. 品牌主理 人陳德禧希望透過獨立品牌的創作,推廣專屬於台灣山 林的美好意象。3. 以台灣特有種鳥類之造型與其棲地 可見的植物加以延伸,將四季意象繪製呈現生物本身特 性,發展出「春生」、「夏繁」、「秋幻」、「冬寂」 等象徵台灣原生力量的花鳥文字。4. 在用餐的短暫時 刻,以台灣梅花鹿的造型筷架增添生活情趣、聯繫情 感。5. 抱枕也有來自台灣山林間獨有的美好元素,讓 台灣黃山雀給你暖心鼓舞。 1 4 5 2 3 17

台灣是一個多山的島嶼,在3.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就分布了269座海拔 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如此獨天獨厚的 環境使得入山林看似容易親近,但也並非人人都有辦法登上高峰,「hoi!好好 生活」靈機一動,調製出台灣五嶽香氛,讓你不必跋山涉水、親自走入山林, 就能將高山氣息帶回家中,與日常生活相隨。 撰文、攝影/蕭惠雲 圖片提供/hoi! 好好生活、Shutterstock 為居家空間引入高山氣息 氣 息 篇 18 封 面 故 事

台灣,一個常被稱為「彈丸之地」的島嶼,其高山密 度在全世界卻是名列前茅,就連擁有3,744公尺庫 克山的紐西蘭,全國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僅有20餘座; 有3,776公尺富士山的日本,也只有10餘座;小小的台 灣就有多達296座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真可謂 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1971年,國內數位登山專家 制定了「台灣百岳」一表,列出了台灣100座3,000公 尺以上最佳的登山山峰,爾後,登山便成為許多人熱衷 的戶外活動之一。 而在台灣百岳中,最具代表的5座高山則被稱為「台 灣五嶽」,分別是玉山、雪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北 大武山,其沿途山林、珍奇蕨類、鳥語花香、夕陽迷霧、 奔騰雲海和登高時磅礡壯麗的寬闊視野,全都是登山人想 征服五嶽的魅力所在,也是「hoi!好好生活」商品處主任 Betty,迷戀登山的原因。 熱愛戶外活動的Betty,至今已征服10幾座百岳,為 了讓台灣人更了解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便著手開發五嶽 專屬香氣,考量森林的木質味道較為單一,便與調香師溝 通後加入花香,她甚至親自攀登北大武山考察、考究香 氣,來回調整了10幾次,最後研製出玉山薔薇、雪山冬 青、秀姑巒山虎杖、南湖大山杜鵑、北大武山百合等5種 香調的擴香及精油。 瓶身以原住民母語標示出每座山最初的命名,包裝 的部分則採用代表山林的綠 色、原木色進行設計,再以 手繪畫出五嶽及該座山特有 的花朵、高山植物。另外, 「hoi!好好生活」還特別邀請 台灣雕刻師傅,以手工雕出真實 樣貌、山稜線險峻的玉山造型擴香石。五嶽系列香氣細緻 地還原了台灣山林最純粹的樣貌,使用者可以從中認識每 座山的歷史軌跡,就算沒有親臨登山,也能為家中增添沉 穩舒心的療癒感,隨時沉浸在山林清新的氣息中。 山,蘊藏著無數歷史故事與勃勃生氣,是珍貴的台 灣資產,因為熱愛台灣百岳,hoi! LAB香氛系列也同步支 持山林復育,每售出1瓶擴香精油,便會捐贈5元給「台 灣山林復育協會」,把來自百岳的香氣帶入家中之餘,還 能帶著對山的崇拜、敬畏與感謝之心回饋山林,讓寶島台 灣「森森不息」。 1.「hoi! 好好生活」特別邀請台灣專業的雕刻師傅,將 玉山險峻的山稜線真實呈現,化作精緻的擴香石,傳遞 沉穩的居家氛圍。2. 「hoi !好好生活」商品處主任呂 佳蕙熱愛登山活動,也是促成開發「百岳香氛系列」商 品的主要推手。3. 百岳香氛中後段可聞到高山上的苔 蘚、枯葉、木頭香氣。4. 秀姑巒山有著聳立的鐵杉林 以及淹沒山徑的法國菊,還有特有植物─虎杖所散發出 來的靜謐香氣。5. 以台灣百岳中的「五嶽」作為靈感 發想的香氛,讓山林氣息走進居家生活。 1 3 4 2 5 19

「世界繞了一圈,最喜歡的地方還是台灣。」懷抱著使命與熱情,山木島的CEO–Joe 用餅乾型塑寶島山林之美。烘焙出來的方寸味覺,不僅傳遞著幸福的味道,也蘊藏著成 長過程的記憶與感動,累積成對土地的感念與連結。 撰文/戴卓玫 攝影/吳金石 圖片/Shutterstock 透過糕點 擷取山林四季遞嬗 味 覺 篇 Feature 20 專 題 故 事

隱身在台中觀光景點審計新村旁的山木島,是許多文 青網美喜愛的餅乾店,推出的喜餅禮盒也頗受新人 歡迎。低調存在的店家裝飾優雅,與36歲、原本是品牌 設計師的CEO–Joe的品味相襯,連空間裡流動的音樂 和氣味都細膩講究。 年輕時的他急欲離開故鄉,去歐洲念了藝術與設 計,畢業後在倫敦、上海和新加坡等地外商企業工作,直 到有一回,他發現俄羅斯同事竟然買了機票要前往台灣爬 山,原來當初心念著離開的故鄉,擁有著讓外國人豔羨的 最美山林;Joe開始自覺是個失格的台灣人,於是開始上 網找資料,發現台灣真的是山林天堂。 因為出身三義的烘焙世家,弟弟是專業糕餅師傅, 他思索著自己的設計專業加上弟弟的職人烘焙,應該可 以結合激盪出不同火花;4年前懷抱著熱情和使命回到台 灣,一開始在網路上銷售,頗有佳績,2年前才在台中成 立實體店鋪。 期待以糕餅加上美學,並融入台灣土地的故事,第 一項作品就是森林酥。味覺美好是必然,裡面放置的小卡 是為了介紹台灣山林,也以這個作品來歌頌山林之美。葉 片設計傳遞著季節,而層疊山巒便是由森林所構成,是山 林最重要的元素。有了森林就會有花,接著推出的花見餅 乾,就是以真實的花入餅,賦予對土地的感念與連結。這 一系列以山林為靈感的作品深深讓人感動。 山木島裡還有一個被人津津樂道的系列,就是台味 餅乾,這是Joe堅持要在店裡出現的作品,呈現的是兄弟 倆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目前店裡共有四種口味,包含紫蘇 梅、紅豆草仔粿、爆米香和仙草等,如果吃慣西餅濃厚口 味者,對這類似日式餅乾的清雅味道可能較不習慣。 當初設計這款餅乾,期待的就是勾引出台灣日常的 回憶;味覺連結著記憶,並描繪出生長的故事和背景, 因此味道若能傳承下去,童年的記憶就不會消失。Joe舉 例,像是紫蘇梅,小時候鄰居阿姨家常會在路旁曬梅子, 自己經過時總調皮地偷拿一顆吃,喉嚨痛時媽媽也會準備 紫蘇梅汁,這種奇特經歷,讓紫蘇梅不再只是紫蘇梅,也 是童年的暖心。自己是第一個將艾草、紫蘇梅、九層塔入 餅的店家,後來看見越來越多的烘焙業者也將台灣食材入 餅或蛋糕,自己樂見這樣的渲染力量,因為把傳統味道留 下來,就是初心。 生命是過往種種的積累,對於可以用美學與餅乾的 方式傳遞對台灣土地的感知和總和 的感動,也頗為驕傲。可以傳 承或創造的還很多,讓我們 用味蕾期待。 1. 頗有質感的山木島店面,位在台中昇平街上最美的一 個角落。2. 森林酥和花見餅乾是山木島對於台灣山林土 地的致敬。3. 酸甘的紫蘇梅,在獨特香氣裡尋回童年 的味覺記憶。4. 山木島研發設計的餅乾裡,也能嚐到 有台灣傳統艾草粿的清香。5. 山木島的執行長Joe, 將美學與烘焙結合,傳達對台灣文化總和的敬意。 1 3 4 2 5 21

22 1 撰文、攝影/戚文芬 圖片提供/張秀雲 曾經,一叢叢的竹子、月桃、構樹、油桐孕育出台灣璀璨而輝煌的造紙文化。從北到南,家家戶戶必備 使用的「金銀紙」,到今日的燈具、裝飾、扇子、擺設等,「只要想得到,創意夠,什麼都可以。」張秀 雲微微笑道。 Craftsman 職 人 故 事 永續、傳承,生生不息的造紙文化 手工造紙師─張秀雲

拿起一張張用月桃、荷葉、油桐、 構樹、葡萄皮等作成的紙張, 每一張都有著獨一無二的色澤、紋路, 以及觸摸起來微帶點凹凸不平的立體 質感,都讓張秀雲忍不住微瞇起雙眼 嘆道:「看,是不是真的很美?」 暈黃的燈光照映在她臉上,幽幽 地綻放著柔美的光芒,時間像在瞬間 回溯到2000年時,她剛接觸到台灣 造紙工藝的那一刻。張秀雲笑說,那 時的她對於眼前的一切,其實並沒有 過多的想法。 天花板下到處垂掛著一座又一 座的美麗燈具,典雅又別具特色的造 型中,形狀、顏色各異其趣,令人很 難想像都是出自同一種植物—油桐製 作而成的紙。角落邊木櫥櫃上,則放 置著過去多年她所獲得的諸多獎項與 肯定,尤其是2017年出版,曾榮獲 國史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優等獎的兩 本苗栗文獻。「真的很不容易,但, 大家都很願意,也很珍惜有這樣的機 會。」語畢,她目光緊緊看向牆上那 張拍攝自2002年苗栗在地耆老做紙 的畫面,半晌,她雙眼看向遠方,思 緒像是回到了二十幾年前那個懵懂未 知的自己。 探索台灣的造紙文化 到實際的參與 一開口,張秀雲即笑說,年輕時 從新竹關西嫁到苗栗山區,起初,只 是在窮極無聊之際想找點事做。當時 社區營造才剛處於起步階段,客家山 區大多規劃唱山歌、炒米粉。「我真 的一點興趣都沒有。」她無奈苦笑道。 機緣巧合下,經人引薦她找到了 一個個坐落於山區大宅院落旁的「紙 湖」,一開始,她竟以為一切都是旁 人的「玩笑話」。「畢竟我們從小從 課本上念到的都是蔡倫發明的造紙 術,而且一般認知都是潔白光滑,用 來畫畫、寫字之類的宣紙。所以坦白 說,第一次看到當地人所說的紙湖, 我竟以為是『游泳池』。」談起那段 過往,張秀雲忍不住有些赧然。 只是當她一步步走進了那段歷 史,揭開了屬於台灣在地,獅潭、大 湖璀璨、輝煌的一頁之際,心裡的感 1. 不管是任何植物,以輪石輾壓將之纖維軟化, 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造紙程序。2. 拍攝自2002年 的造紙老師傅照片,至今仍被張秀雲珍藏著。 3. 桐花的材質特別,非常適合用來製作為燈罩。 4. 拿出紙張,張秀雲侃侃而談,分享說起每一張 手作紙張的特性。 4 2 3 23

24 動與震撼,直到今日,仍讓她語帶興 奮地直說:「你有沒有注意到,為什 麼台灣從北到南,正確來說是從基隆 到阿里山,有很多地方都有「紙寮山」 這個地名。其實,這就是證明了早期 有很多地方都有在做紙。事實上,早 期年輕人致富的第一桶金,靠的就是 做紙。」說到這,張秀雲雙眼發亮, 炯炯有神。 利用近山地區到處可見的桂竹、 月桃、油桐、構樹等,不經過任何化 學處理所製作出來的粗紙,提供日常 所需,用作祭祀、大金、產褥紙、衛 生用紙、燃煤、紙箱用紙,可說是當 時許多人賴以謀生的致富之道。「後 來日本時代曾經一度禁絕民間燒紙 錢,可是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愈禁就會愈流行、愈猖獗,尤其是事 涉民間信仰,甚至一度漲到一斤紙錢 和一斤上好肉品的價錢相當。」 紙錢呈金黃色,一般又俗稱為 「金銀紙」。以桂竹為原料,製作出 來的粗紙,黃澄澄的又蓬鬆,非常適 合當作祭祀用。事實上,當時以傳統 方法製作出來的粗紙,例如:竹子只 是加入石灰後丟入紙湖內浸泡,等到 纖維軟化後,撈出以輪石輾壓,再搓 揉散開,最後壓紙、晾乾,自然而成。 「這樣的粗紙製作過程,非常簡單, 不難。只是根據植物的種類,也就是 主要重點是纖維的粗細,將它軟化, 輪石輾壓、發酵,一定要有就是。」 張秀雲解釋道。 Craftsman 職 人 故 事 1 2 3

每一張紙 都有著作者的創意和巧思 有別於書寫、繪畫的紙張,講究 的是細膩而平整。簡單製作而成的粗 紙,每一張都充滿了植物的特性,卻 又兼具了製作者的巧思與創意。張秀 雲舉例說道:「譬如桂竹會呈現美麗 的黃金色;香蕉葉則是質地柔軟,色 澤又美;荷葉的紋路則是瑰麗又多變; 而油桐厚實又立體,非常適合作燈罩; 野薑花葉則具有天然的金絲,許多人 會拿來寫心經。找出植物的特性,就 能根據所長發揮出不同的特色。」 從單純的紙張,或作成筆記本, 或設計成吊燈、裝飾品、扇子、面具、 娃娃擺設。「只要你想得到,創意夠, 什麼都可以。」張秀雲笑道。然而, 瑰麗又多變的樣貌,每一個過程都需 要極度的耐心與等待,從尋找植物、 處理、分類、輾壓、攪拌、定模(撈 紙)、曬紙,在如今講究投資報酬率 的工商業社會中,其實是很容易被忽 略的。提到這,張秀雲也不禁低聲略 嘆了口氣。「而且,坦白說想開發出 可以賣錢的商品並不容易。」回想投 入做紙之初,她也曾心急,總是惦念 著經營體驗活動行程,以及發展周邊 商品,記掛著如何獲利這件事。 「後來我接觸了國外的一位藝術 家,她教導了我很多觀念,並堅持只 用環保再生材質,像我們現在懸掛在 天花板上的獅潭地圖,就是她教導我 們的。」從此,就像開啟了她另一扇 門。所謂的永續、傳承,不一定都是 金錢,而是精神。而且,經過生生不 息的再運用,不僅能省錢,更能創造 不同的效益,更不一樣的多元應用。 「記得很多年前,我認識一個五 兄弟,他們為了堅持做紙。雖然只有 一套設備,他們就五兄弟輪流使用, 一個輪一個,就是為了能繼續傳承, 現在想想真的很令人感動。」望著牆 上那張2002年拍下的照片,張秀雲 低聲喃喃道,現在的她已不再在乎有 多少人會報名參加做紙體驗活動,尤 其在疫情後。 「苗栗文獻的紀錄,讓大家有機 會留下了即將瀕臨消失的客庄做紙文 化,要不然再過個幾年,也都沒有人 知道了,這些傳統文化也就跟著消失 了。」她說,只要這些喜悅、感動都 還在,莫忘初衷,這條路上她就會堅 持著長長久久一直走下去,讓台灣的 造紙文化得以永續、流傳。 1. 油桐製作而成的紙張非常適合製成燈具。2. 位 在苗栗縣大湖鄉的紙寮─「水妹手作」,主理人 張秀雲一步步努力宣導著傳統工藝手作紙的各項 優點。3. 這一路走來,張秀雲在復興手作紙張的 道路上獲得了諸多的肯定,曾榮獲國史館獎勵出 版文獻書刊優等獎。4. 藉由實際參與體驗活動, 讓更多人了解手作紙的魅力。5. 透過自然的晾乾 過程,完成最後想要讓手作紙呈現的效果。 4 5 25

26 Architecture 建 築 魅 力 撰文/蘇琨峰 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反映後疫情建築生態翻轉樣貌 ADA新銳建築獎 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日前於忠泰講廳 JUT Hall 舉行頒獎典禮。本屆共有10件作 品入圍決選,由丹下憲孝、李文勝、張清華、漆志剛、龔書章五位決選評審委員,經過兩 天與入圍者一同實地現勘考察後,更深入地了解入圍作品。最終由陳冠帆、陳韻愉所設計 的《嘉義實驗木場》獲頒「第六屆新銳建築獎─首獎」,郭恩愷的《習森Forest ─Tree Classroom》榮獲「第六屆新銳建築獎─特別獎」。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為鼓勵所有年 輕的建築創作者,在2012前設 立了「ADA新銳建築獎」。如今已邁 入第六年,入圍作品更是體現後疫情 時代的成果,其包含了時代辯證、作 品延續性、創作者獨立思考能力等等 條件,反映了近兩年台灣建築生態翻 轉的態樣,創下更多科技、技術與高 度實驗性之作品。 首獎: 陳冠帆.陳韻愉─嘉義實驗木場 實驗木場以木都嘉義為基地,舊 監獄日式宿舍群為核心,企圖打造具 有新舊結構相融的「實驗木工場」; 建築特色為利用舊監獄旁的日式宿舍 群,將兩座四連棟日式宿舍重新解構 後,予以再利用設計,進而形塑出南 北兩棟各具特色之木結構實驗園區。 1 2

27 設計理念在於藉由北棟—實驗教學棟 的木構研究與教學,以及南棟 —木構 實作工場的加工制材與構件生產,形 成可被用於舊監歷史園區之木建築修 復,進而延伸成「木都再更新」。 設 計手法上,南棟跳脫傳統日式宿舍木 構柱列及壁體密集的狹小限制,將舊 式屋架轉化成嶄新木造空間,以結構 系統的轉換創造出全新的木工場作業 空間;北棟則因置入新舊構造與木構 教育理念的空間,導入現代木構抗震 構法,分別有鋼索張拉、Y型斜撐、 木構阻尼器及玻璃制震器等4種特殊 木構補強方法,希望延伸新的木造建 築詮釋的方式,是實驗木場與其他日 式宿舍修復工程最大不同之處。 此 外,設計願景希望打造木結構的永續 循環再造計畫,讓舊監歷史街區藉由 承先啟後的實驗木場成為新的木構技 術之創客場域,進而推廣舊監歷史脈 絡暨木結構的文化美學與技術傳承。 特別獎:郭恩愷─ 習森 Forest-Tree Classroom 《習森》是一座向大自然學習的 森林風雨教室。一位自然建築實踐者, 獨身住進森林百日,從設計到施作, 師法自然、親力構築。在林場疏伐四 棵柳杉,依樹材特性分成基段、主幹、 樹梢段,全幹皆物盡其用做為建置教 室的材料。 林場現地收集雨水,煮沸蒸氣讓 四棵主幹彎製為星芒曲木主結構,與 基地東西向兩棵立樹共構,拱起樑脊 撐起由基段、樹梢製成的木瓦架構, 雨棚正面起揚迎向東陽日出,背向下 傾使雨水順勢滑落,也讓午後山風西 陽吹曬木瓦。建築過程貫徹友善工 法,最低介入共構於林,單元構件皆 能100%調整拆卸,實木未來亦可回 歸大地的良善循環。 《習森》承載著傳遞台灣林木環 境的教育使命,人工林是世代永續重 要的綠色再生資源。藉由手作教室賦 予木建築革新生命,讓台灣木材與林 業能重新受國人親近、敬重與學習的 精神場域。 1. 第六屆新銳建築獎首獎作品:《嘉義實驗木場》 之夜景。2.《嘉義實驗木場》以木都嘉義為基地, 舊監獄日式宿舍群為核心,企圖打造具有新舊結 構相融的「實驗木工場」。3.《習森》承載著傳 遞台灣林木環境的教育使命。4.《習森》藉由手 作教室賦予木建築革新生命,讓台灣木材與林業 能重新受人珍視。 3 4

28 Architecture 建 築 魅 力 撰文、攝影/蘇琨峰 圖片提供/MVRDV ─新化果菜市場 提升區域觀光與食農教育的新起點 由荷蘭MVRDV建築事務所在台南設計的新化果菜批發市場,歷時5年規劃設計與興建, 於去年末開始試營運。其山巒起伏般的屋頂與市場,經由菜籃族口耳相傳,至今已吸引數 10萬人次造訪,引發周遭觀光效應,而MVRDV團隊也特地飛抵台灣,一同登上近日被譽 為「全台灣最美市場」的綠屋頂。 坐落於新化市區的舊果菜市場, 面臨空間設施老舊,交通不利 於運輸之發展。台南市府農業局推動 新化果菜市場遷建於國道三號旁的新 址時,以未來整合嘉南區域性農產批 發樞紐的企圖,將果菜運銷、冷藏、 交易及辦公等需求整合於一地,並規 劃充足的交通腹地。荷蘭MVRDV建 築師事務所,與李麗如建築師事務所 合作,於2017年共同贏得本案,以 農作屋頂的實驗性概念出發,將農產 供應鏈的一環,提升為區域觀光與食 農教育的新起點。 台灣農業的豐富景觀與生命力是 新化市場概念生成的重要來源。「在 我眼中,台南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 同時坐擁優美的自然、田野、農場、 海岸和山丘。」 MVRDV共同創始人 Winy Maas 表示:「新化果菜市場集 合了本地自然風光的美,也整合了豐 富的功能,以滿足農產品拍賣、銷售 和購買的需求。未來,當它的屋頂上 也種植著各種農作物,將讓遊客暫時 離開底下市場的喧囂,登上屋頂沉浸 在美麗的田園風景中。」 MVRDV建築師廖慧昕也表示, 新化果菜市場的設計,不但是事務所 的首次創新設計,也期待新化果菜市 場獨特的農作屋頂,能成為一個親手 體驗的場所、孩童們營養午餐的來源 1

29 地、生活鍛鍊空間、蔬果生產地、一 日農夫體驗地、孩童們農業體驗區, 也串連農村經濟、生產台灣特有食材、 對環境是友善的及生態永續,讓新化 果菜市場不只是市場,而是都市中一 處優美綠地與生活休憩的空間。 新化果菜市場是MVRDV在台 南完成的第二個案子。2020年河樂 廣場在開幕之初,即被富比世雜誌 (Forbes)譽為「世界七大令人期待 的公園」,也被《Elle DÉCOR》評選 為2019年十大最令人期待的建築, 開幕三年成功帶動鄰近街區的商業, 也為市民提供一個國際上獨一無二的 都市親水空間。 MVRDV在鹿特丹打造住商結合 的拱型市場Markthal,2014開幕前 三週內吸引百萬遊客,2018年一年吸 引8百萬人次,讓鹿特丹躍升荷蘭第 二大觀光都市。台南新化果菜市場, 試營運即已吸引數十萬訪客,隨著國 門逐漸開啟,其獨一無二的概念與企 圖,配合台南地方創生的力量與韌性, 讓此地成為國內外旅客跨出城市觀光 走向農業鄉鎮的新起點。 1. 新化市場因匯聚眾多的水果大盤商,既是奠 定此地作為全國水果吞吐量最大的生產地批發市 場,也是推動新化市場改變與遷建的中堅力量。 2. 建築團隊將新化市場取名為「神農之丘」,凸 顯其與周邊農業地景的完美鑲嵌。3. 新化市場遷 建新址與舊地相距不到3公里,但周邊地景已由 村鎮變化為農田與林地。4. 全新的新化市場內部 空間挑高、寬敞且明亮。 4 2 3

1 連結人與土地 盛情端呈「不時不食」的農村蔬食料理 宜蘭員山鄉深溝村,可說是台灣友善農業的示範聚落,老農與小農的世代交流開啟各種可能,而獲得台灣綠 色餐飲指南「最佳有機友善食材獎」和二葉餐廳肯定的「一簞食」,無疑是在地作物和食材的美味推手。從 產地到餐桌,以簡單、健康、樸實的理念和心意做出順應季節的蔬食料理。來到這吃飯,讓人有平凡但舒服 溫暖的幸福感,身心也隨之愉悅放鬆。 撰文、攝影/林民宜 1. 全蔬食餐飲空間「一簞食」,是由子軒和 哲維兩位返鄉青年一起打造的。2. 在開放式 廚房中,新鮮食材都變身成美味餐點。當預 約的客人多時會請朋友或農友來幫忙。3. 飲 品除了主打公平貿易的有機茶,氣泡飲也是 選用在地小農的食材。4. 老屋、磚牆、榻榻 米,客人來這吃飯聊天可坐可臥、舒服自在。 2 Dining 健 康 饗 食 30

一簞食」於在宜蘭員山鄉深溝村, 由哲維和子軒夫妻倆所經營。 低矮房舍改造的空間,沒有新穎違和 的裝潢,就像是走進尋常農家坐下來 吃頓飯,讓人感覺自在溫馨。這裡供 應全蔬食餐點,平日中午來訪竟也座 無虛席,當日準備的食材都全部用光。 即便已經過了午餐時段,仍不時有人 開門探頭詢問:還有嗎?可見一簞食 有多受歡迎。 吃素青年返鄉 回歸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哲維和子軒都是宜蘭人,十年前 原本在台北工作的兩人一直想返鄉生 活,但所學的專業沒有適合工作機會, 便決定到澳洲打工度假暫時抽離都市 生活。當時已在吃素的他們,發現當 地素食的普及程度和蔬果使用率高, 觀念也截然不同,全植物性的飲食方 式當時在台灣相當少見,而且竟然連 到炸魚薯條店都能吃到素食! 帶著國外遊歷的經驗回到台灣, 但兩人先思考的並不是開店,而是生 活。「我們習慣了緩慢的步調,也發 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於是,他們 一開始早上在宜蘭大學附近騎樓賣飯 糰和燕麥奶,下午各自接案工作。後 來生了小孩便轉換型態改賣午餐,更 聚焦於食物,用的都是在地農友種的 稻米蔬菜。「愈做就陷愈深、不斷挖 洞給自己跳,最後就變成一間店啦!」 一旁的子軒笑說。 「一簞食」是哲維母親多年前取 的名字,讓人聯想到論語裡「一簞食, 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 不改其樂」的名句,而這裡秉持就是 「簡單、健康、樸實」的經營理念, 不追求繁複華麗的樣貌,讓食物能真 實呈現,吃了覺得舒服就是健康,也 是「簡單」兩字背後真正的意涵。特 別的是,一簞食空間的前身正是哲維 已故阿公曾經營的輾米廠,一切像是 冥冥之中的安排,回到這裡有被阿公 保護的感覺,所以兩人也想好好照顧 這個地方。 堅持使用在地食材 憑藉味覺記憶做菜 一簞食去年獲得台灣綠色餐飲指 南「最佳有機友善食材獎」和二葉餐 廳的肯定,沒有受過正規廚藝訓練, 能將食材運用自如且嚐來美味,兩人 的共通點就是都有很會煮菜的阿嬤, 無論鹹的、甜的、醃漬或發酵類都很 厲害。「如果沒有吃過好吃的東西, 你不可能做出好吃的味道來。」子軒 4 3 「 31

RkJQdWJsaXNoZXIy NTkzOTY=